《党风政风热线》“崇廉尚德•好家风润西安”:李西峰:37年与树为伴 护好一片绿水青山
来源:西安新闻广播

37年,这几乎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37年,用来陪伴秦岭中这一片郁郁葱葱的翠绿。37年里,他无数次带领同事们翻山越岭,巡护查山;37年里,他兢兢业业,吃苦耐劳;37年里,他舍小家为大家,始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他就是周至县国有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板房子森林管护站站长李西峰,他的一切都给了林场。
今天,“第五届西安市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周至县国有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板房子森林管护站站长李西峰,周至县国有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党支部副书记刘宏亮,周至县国有厚畛子生态实验林场防火科科长田永新和李西峰的妻子赵继平走进直播间,和听众一起分享李西峰和同事们的护林故事。
李西峰:当好秦岭山林“守护员”
李西峰:我从小就在秦岭山中长大,16岁踏进厚畛子林场成为一名护林员,一干就是37年,现在我仍然坚守在深山里,守护着秦岭的山林。在我的眼里,森林就像家人一样,如果没有森林资源,子孙后代靠什么生存?因为这份信念,我默默无闻的与大山、林木打了一辈子交道。护林工作繁杂每月资源巡护22次、集体查山4次。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防火、防汛、森林病虫害和野生动植物的监测 、宣传环保知识、巡山监测等工作。巡山最远距离要徒步三天三夜,期间累了就就地坐坐,渴了就喝几口山涧水,饿了就啃上几口自带的干粮,搭个简易帐篷住在野外也是常有的事。随着树木面积扩大,日常的管护工作也越来越难,尤其是防火工作非常艰巨。山林里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我们要宣讲林业法规、法律政策、防火条例等内容,就要挨家挨户的都走到,逐句逐条地用方言讲解。我的父辈就守护着这片森林,我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环境保护这个“大工程”里来,更希望有懂科学、懂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能够投身到我们一线来,为森林保护和秦岭生态环境改善出力。
同事们:爱岗敬业,履职尽责
刘宏亮:李站长为人实在,工作认真,给他安排的巡林查山任务一定能按时按点完成。有次单位临时通知召开一个紧急会议,李站长当时正在巡山,多次联系通知会议都无法联系到李站长。后来,李站长在山顶有信号的位置接到会议通知的信息后也第一时间跟我联系,并告知原因。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让我感受到他对工作中无论大小事都非常认真细致。
田永新:李西峰对待工作认真扎实,一丝不苟,无论家里多忙都把单位的工作放在第一位,他也经常带领我们到村子里去宣传防火知识,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工作更有积极性。
赵继平:扎根深山一心护林
赵继平:李西峰有15年都没有回家过春节了,每年春节我要么和孩子在家里过年;要么带着孩子到管护站与他一起过年。年轻的时候对他的工作难免有些抱怨,尤其是农忙的时候,他没在家里扎扎实实干过一天农活,经常是干到半途看山护林去了。但是,每次农忙时间一过,心里的气也就过去了。
主持人王雯:李西峰和他的护林员伙伴们驻守在崇山峻岭,穿梭在茫茫林海,终日与群山为伴,草木为友。但因为很少与外界接触,他们也成了最易被忽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事迹也很少受到关注。这大山上布满了他们的脚印,一草一木都记录着他们平凡而感人的事迹。李西峰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守、一种无悔,他的背后有无数个李西峰们在守护着我们的父亲山,正如我们大家常说的那句话: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总有一些无私的人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